每天一早,臺灣“立法院”中興大樓前總聚集整排電視攝影機,等著“招呼”來往“立委”對特定議題發表看法。媒體守株待兔,“立委”願者上鉤,形成獨特的“撈魚”文化。來自臺灣《聯合報》
  中國臺灣網2月17日消息 東北有三寶,人參、貂皮、烏拉草,想必已經為大多數讀者瞭解。可臺灣“立法委員”曝光也有三寶您知道嗎?據臺灣《聯合晚報》報道,“立法委員”在“立法院”搶曝光是提高知名度的一條捷徑,而怎樣步上這條捷徑,據指主要有質詢、撈魚、記者會三條。質詢和記者會很容易理解,但“撈魚”那卻是什麼?
  臺灣的電視新聞台一整天都在密集播出,因此新聞量需求極大。但上午一來礙於製作新聞時間不夠,二來許多議題根本還沒發酵,因此各家電視臺多半就以“時事回應”墊檔。要找誰來時事回應?最適合的對象當然就是能言善道、無所不談的“立法委員”了。
  所以幾乎每天早上,“立法院”的“立委”研究室中興大樓一樓電梯前,都會聚集整排的電視攝影機,等著來往的“立委”張嘴。媒體守株待兔,“立委”們願者上鉤,於是“撈魚”之說不脛而走。
  想撈誰 媒體有口袋名單
  雖說是“撈魚”,但久而久之運作下來,媒體間也有份“口袋名單”。有些“立委”口齒清晰、言簡意賅有爆點,配合度高又什麼都能談,就常常成為“專業撈魚戶”。相較之下,有些“立委”被問幾次後,媒體發現講話很難抓重點,甚至問什麼都實問虛答,就算是從整排的攝影機前走過,也不會有人搭理。
  國民黨“立委”可能捍衛政策不易,也可能是民進黨“立委”口才略占上風,專業的撈魚戶多半以民進黨“立委”為主,如黃偉哲就是其中翹楚。他的特色就是什麼都能談,而且立場不偏激,配合度又高。有時儘管在會議中,都願意抽空受訪。另外蔡煌琅則以“一語中的”著稱,發言時間通常不長,但卻很有爆點。陳亭妃雖然問政以辛辣著稱,但面對媒體配合度極高,媒體有時先來後到,反覆問相同的問題,她都會不厭其煩的再次說明。
  至於國民黨,號稱“雷神”的羅淑蕾是媒體最常“撈”的魚。只是羅淑蕾砲火十足,發言內容常比民進黨還辛辣,很難達到“平衡”效果。其他較常被鎖定者,大概就是吳育升、賴士葆等擔任過國民黨黨團幹部的成員了。  (原標題:揭秘臺灣“立委”的曝光之道:撈魚質詢三法寶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t77ttumy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